麦肯锡笔记术
最近,读了《麦肯锡笔记术》。介绍了麦肯锡管理顾问的一种工作方法:笔记术,他们是如何通过笔记进行思考,从而解决问题的。
康奈尔笔记法,是一种记录笔记的方法,或者,你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学习方法。
在康奈尔大学的官方网站,LSC(Learning Strategies Center)上,你可以学习到这个笔记记录方法。
上周,冯少说要来香港,公司给他办理的高才通计划,他来激活签证,申领身份证,顺便在香港玩玩。不过香港着实没什么好玩的,因为香港很小,很容易就转遍了,但是如果你走马观花看一圈,也不会有什么很深的印象。
我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有写过年度总结了,这些年都是奔波且动荡的,在这种不稳定中,有一些间歇性平衡的生活,动荡是主旋律,而规律只是暂时的。
2018 年,为了追求更好的工作机会,以及去外面看看,老婆申请了北京的工作机会,成为一个北漂,到 2019 年,女儿随着她也去到北京,我一个人在上海工作,过上了两地奔波的双城生活。平均每两周去一次北京,我积累了厚厚的一沓飞机火车票。
老板了解到,我们同行的很多公司,都使用 Confluence 作为公司级的知识库,于是,要求也为我们公司部署一个。尝试在公司使用和推广。
此前,我写过一篇文章,抱怨 Flutter 的 WillPopScope 的一些问题《Flutter 在 iOS 下 WillPopScope 导致右滑返回(Swipe Back)失效》,当时,我就提出过,在 iOS 上,Swipe Back 这个手势,要播放个动画的,这个交互动作的观感是,像翻书一样的,好像翻起了一页纸,你会看到纸下面是什么内容的。而 Android 系统,完全不是这个交互动画效果,是直接返回的。而 WillPopScope 就是拦截在 Android 上的返回动作,所以出现了一个问题,就是如果你用 WillPopScope,你发现,在 iOS 上牺牲了 Swipe Back 的交互手势。
最近,公司开始大幅扩张,各个团队都在招人,而且都是招那种比较高级的人才。我也不例外。
说实在的,在 2024 年 8 月这个时节,市场上被释放出来没有找到归宿的研发工程师还是很多的,既然有这么的候选人,就不免贪心,想找到一些真正好的候选人。这反倒成了我的困境,因为这样就势必招人的速度非常慢。
而另一个困境是,我所研发的系统,专业性非常强,虽然说,通用的研发技能,可以胜任我部门的工作,但是如果游刃有余地完成工作,那是不可能的,必须把领域知识给补起来,才可能。这就造成了,虽然我的人入职了,也不能快速形成强大的战斗力,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适应和积累。
于是,我想到了另一条路。
前文说过,我在招聘产品经理。
其实,我是一个研发 Leader,按照我现在管理的团队规模来说,还没到能配置产品经理的程度。但是为什么会有一个产品经理的岗位划归我管?这就是我本文想谈的问题,产品经理为什么失败。
最近,我在招聘一位产品经理。陆续,我已经面试了四位候选人。能明显感觉到,一些产品经理比较好,另一些不太好。但是,好在哪里,又不好在哪里呢?似乎缺乏一个清晰简易的模型来刻画。
于是,我今天就打算探究一下,到底怎么才能通过面试去测试一个产品经理的好坏,怎么去比较不同的人之间的高下之分。
在重构一个历史遗留系统的时候,我发现权限角色和用户授权系统,实现得稀烂。权限角色系统,是所有后台管理系统都绕不开的一个重要模块,但是,因为用户需求的灵活性要求,系统管理的高效性要求,实际业务的复杂性要求,鲜少看见一个高度成熟,开箱即用的权限角色系统。不是需要大量的二次开发,就是配置复杂无比。
而又因为权限角色系统抽象的复杂性,学习曲线陡峭,导致开发者无法简单上手,所以,虽然有了很强大的 RBAC 模型,以及很多实现的范本,但是,常见的情况仍然是各种后台管理系统的权限角色体系,甚至包括操作界面,都实现得差强人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