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77. 组合总和 IV
这是今天的打卡题目,看标题,就知道这是系列题目,不过那不重要的。我们先来看看题目:
给你一个由 不同 整数组成的数组 nums ,和一个目标整数 target 。请你从 nums 中找出并返回总和为 target 的元素组合的个数。
题目数据保证答案符合 32 位整数范围。
示例 1:
输入:nums = [1,2,3], target = 4
输出:7
解释:
所有可能的组合为:
(1, 1, 1, 1)
(1, 1, 2)
(1, 2, 1)
(1, 3)
(2, 1, 1)
(2, 2)
(3, 1)
请注意,顺序不同的序列被视作不同的组合。示例 2:
输入:nums = [9], target = 3
输出:0提示:
1 <= nums.length <= 200
1 <= nums[i] <= 1000
nums 中的所有元素 互不相同
1 <= target <= 1000
- 组合总和IV <– 传送门
乍一看是排列组合,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回溯法,然后,又一细看,发现只需要求出数量,并没有说要求出所有组合,那就要警惕了,这题目肯定不适合用回溯法去穷举的。不过仔细看提示部分,觉得似乎数据规模又不大,只有区区 200 个数据。不过呢,咱们毛想想排列组合问题,一半都是阶乘的复杂度,那么 200! 已经很恐怖了。
其实,到这里,我们已经彻底堵死了穷举所有排列组合的可能了。只能静心去想想,到底怎么才能算出来这个数字了。先看看例子吧,nums = [1,2,3],target = 4,这种情况下,有 7 种,可以看到,每个数字可以采用是多次的,然后,这里有一个关键的提醒是,“顺序不同的序列被视为不同组合”,其实,考虑到顺序问题,已经是排列问题了,不能叫组合问题,真正的组合是无序的。
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提示!其实,这时候,我脑子里想到的是,要去缩小问题的规模,无非怎么缩小的问题。还是用我惯用的伎俩,减 1 法。对于 target = 4 来说,我们来看看,4 - 1 = 3,和原问题有什么关联,因为数字可以重复用,那么 3 在 nums = [1,2,3] 上面的组合有几种呢?不难发现,有 4 种,然后是 target = 2,然后是 target = 1,于是,我们不难发现,对于 f(4) 来说,f(4) = f(3) + f(2) + f(1) = 7,太棒了!我们几乎已经知道递归算法了。
这里还有两个问题没解决,第一,f(4) 为什么这么分解?因为,nums 里有 3 个数字,f(3) ~f(1) ,正好是 target - nums[i] 的几个值,不是随便挑选的。物理意义也比较明确,就是从 target 里,减去一个数字,然后剩下数字的组合数之和,就是最终结果。第二个问题,f(3)~f(1) 怎么算,其实,只是递归去解每个子问题就行,那么边界是几呢?不难想到,边界是 f(0),那么,f(0) 到底是几呢?这是个极其“平凡而不显然”的问题!
我们看看 f(1),在 nums = [1,2,3] 上面,1 有几种组合呢?显然只有 1 种。按照递归解法,其实 f(1) = f(0),然后我们就知道了一个事实,f(0) = 1,其实,这里很典型的就是, target 取值范围是 [1, 1000] ,但我们又在谈论 target = 0 的问题,我发现 LC 的很多题目,留了这种陷阱,如果,对于递归题,递推题,求解出 f(0) 往往是破题的关键。
所有难题解决了,然后我写出了递归解: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class Solution:
def combinationSum4(self, nums: List[int], target: int) -> int:
n = len(nums)
def combine(s: int) -> int:
if s == 0:
return 1
res = 0
for i in range(n):
if s - nums[i] >= 0:
res += combine(s - nums[i])
return res
return combine(target
这个解法是非常直观和简洁的,我们把 f(target),分解为若干子问题 f(target - nums[i]),然后对所有子问题的解,求和即可。然后通过自测,我们很容易发现,这个解法是正确的,但是,在 target = 30 的时候,报了超时,再往上,超出了答案的数量范围,我们不用考虑,但是 TLE,即是说明,正确答案能在多项式时间求出,而你的解法不行。显然时间复杂度不够优化。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。
这个递归算法,每一重递归里,原问题被分解为 n 个子问题,n 是 nums 的长度,规模在 200,如果 nums 里有数字 1,那么最深的一个分支,可以深入 target 层,target 的规模是 1000,其实答案不能超过 2 的 32 次方,我们测试出来 target 规模不能超过 30 左右。那么类比与二叉树的结构,这个递归算法的复杂度大概是O( n ^ target),最坏相当于是 200^30 那么大,绝对是天文数字了。
为什么呢?还是回到那个例子,f(4) = f(3) + f(2) + f(1),而 f(3) = f(2) + f(1),这就发现一个问题,递归过程种 f(2) 至少被计算两遍,而 f(1) 就计算次数更多了。自然而然想到的,第一,弄个缓存来记忆重复求解的。不过,显然这题是可以“动态规划”的。
重叠子问题,无后效性。而且,到这里,状态转移方程也呼之欲出了。1
2
3
4
5
6
7
8
9class Solution:
def combinationSum4(self, nums: List[int], target: int) -> int:
n = len(nums)
dp = [1] + [0] * target
for i in range(1, target + 1):
for j in range(n):
if i - nums[j] >= 0:
dp[i] += dp[i - nums[j]]
return dp[target]
其实,这个动态规划的写法还是不显然的,尤其对我这种不熟练的来说,递归写法是很显然的,但是动态规划其实是把顺序颠倒一下,从而省略了所有重复计算。那么这个 for 到底怎么写就很关键。target - nums[i],因为 nums 这个集合不是连续的,也不知道有几个数字,那么,顺序颠倒过来后,到底怎么才能找到这个离散遍历的序列呢?我抱着试一试的想法,何不把 target 以降所有的值都求出来呢?所以就写了如上算法,幸好,这个算法是对的。
其实,到这里,我们才能忐忑地去反向思考,这里隐含了很多小的点。比如 target 以降,很多的值其实不用求的,例如 nums = [5],target = 9,这个例子,我们其实只要求 f(9),而 f(9) = f(4),可是“动态规划”算法里,显然会去求每一个值的。那些又有什么物理意义呢?
其实,这里我们发现了另一个边界值。就是如果 nums 里的数字不能把 target 减到 0,那么组合数是等于 0 的。细细品味一下这行 dp = [1] + [0] * target。也是非常“平凡但是不显然”的。
这个动态规划算法的时间复杂度,根据代码不难分析,O(n*target)。效率还是相当高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