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推导《53. 最大子序和》的动态规划解法
先来看看题目:
给定一个整数数组 nums ,找到一个具有最大和的连续子数组(子数组最少包含一个元素),返回其最大和。
示例 1:
输入:nums = [-2,1,-3,4,-1,2,1,-5,4]
输出:6
解释:连续子数组 [4,-1,2,1] 的和最大,为 6 。53. 最大子序和 <– 传送门
一看到题目,我是懵逼的,完全不知道怎么做。我只知道穷举法,穷举完所有的子序列,并求和,就可以得到最大的值是多少。不过,当题目里出现了“最大”之类的字眼,然后,一看又需要穷举的情况,往往意味着,这道题目需要使用动态规划来求解。我们看看如果穷举的话,时间复杂度是多少,从第 0 个元素开始的子序列,有 n 个,从第 1 个元素开始的子序列,有 n - 1 个,……, 以此类推,总共 n ( n + 1 ) / 2 个子序列,时间复杂度是 O(n^2) ,很显然了。提示里说,数组长度不大于 3 万,平方一下就是 4.5 亿次求和,真穷举的话必然无法 AC 了。
复习一下动态规划的先决条件,重叠子问题,最优子结构,无后效性。我个人学习的感受是,我们往往很难写出合适的状态转移方程,其实就是不能把问题规约成规模更小的子问题。看官方题解,你总是会惊叹于,怎么会想到把子问题看成这个模样呢?我怎么想不到呢?
这个题目,我们来看看怎么解,比如我穷举总是会的:
穷举法
这个图,显示了我的穷举法,首先是第 1 个元素 4 开始的子序列,一共有 6 个,然后是第 2 个元素 -1 开始的子序列,一共有 5 个 ……
图里展示了穷举的前两次循环。然后我们发现一个问题,穷举第 2 个元素开始的所有子序列的 Sum 的计算,在穷举第 1 个的时候,又重新计算了一遍。如果,我们在计算第 2 个元素开始的所有子序列的和的时候,缓存下来结果,那么,计算第 1 个的时候,我们只要在利用缓存的结果,就可以大大节省求和的量。我们注意到,如果我们先算第 2 个元素开始的,再算第 1 个开始的,会比较容易一点。不过这需要倒序来穷举,倒也不难。
再进一步,我们目标是求最大值,是不是,只要缓存一个最大值就够了?例如图中,第 2 个元素开始的所有子序列里,Sum 最大的是 5,而第 1 个元素开始的所有子序列里,Sum 最大的显然就是 5 + 4 = 9 了。
使用缓存数组帮助求解,注意图里 i 是输入数组的下标
好,现在可以开始编写题解了。我们使用一个数组,记录第 i 个位置开始的所有子序列 Sum 的最大值,它左边,第 i - 1 个元素开始的子序列的最大值,就是再加上当前第 i - 1 个元素:1
2
3
4
5
6
7
8
9
10class Solution:
def maxSubArray(self, nums: List[int]) -> int:
l = len(nums)
if l == 1:
return nums[0]
dp = []
dp.append(nums[l - 1])
for i in reversed(range(l - 1)):
dp.append(dp[l - 2 - i] + nums[i])
return max(dp)
从数组末尾开始,最后一个元素开始的最大子序和,就是它本身,所以,一开始我们把它加入到记录数组 dp 里(注意下标的问题,因为一开始 dp 是空的,所以第 0 个位置放的是我们想缓存的最后一个值,最后一个值的下标是 l - 1。接下来遍历的时候,为了计算第 i 个值,我们需要知道第 i - 1 个值,其下标是 l - 1 - i - 1,也即 l - 2 - i,这里有点绕)。然后,我们进行提交,就会发现,这个算法是错的。为什么呢?因为我们没有考虑负数带来的影响。
因为我们是倒着计算的,所以,每次计算第 i 个元素开始的所有子序和的时候,第 i - 1 个元素开始的所有子序和已经计算完了。我们不妨把第 i - 1 个元素开始的所有子序列,叫做第 i 个元素开始的所有子序列的后缀。那么,如果一个后缀的最大值是一个正数,那么第 i 个数加上这个后缀,一定变得更大,所以原来算法没问题。如果一个后缀是负数,那么第 i 个数加上负数后缀,就会变小,那么最大值反倒小了。这时候,最大值就是第 i 个元素本身,不用再加后缀了。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class Solution:
def maxSubArray(self, nums: List[int]) -> int:
l = len(nums)
if l == 1:
return nums[0]
dp = []
dp.append(nums[l - 1])
for i in reversed(range(l - 1)):
if dp[l - 2 - i] < 0:
dp.append(nums[i])
else:
dp.append(dp[l - 2 - i] + nums[i])
return max(dp)
然后我们把算法改成了这样,提交,oh yeah,这回就做对了!
到了这一步,我们心里压力已经解除了,因为题目做出来了。这个解法的时间复杂度是 O(n)。空间复杂度,也是 O(n),因为使用了一个缓存数组。不过,我们注意到,最后我们返回了 max(dp),意味着,其实我们只需要一个值,不必一个数组,只要始终保持最大值就可以了。另外,我们计算 dp[i] 的时候,我们还要依赖 dp[i-1],所以我们再用一个变量记住它就可以了。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class Solution:
def maxSubArray(self, nums: List[int]) -> int:
l = len(nums)
if l == 1:
return nums[0]
maxSum = preMax = nums[l - 1]
for i in reversed(range(l - 1)):
if preMax < 0:
preMax = nums[i]
else:
preMax = preMax + nums[i]
maxSum = max(preMax, maxSum)
return maxSum
然后,代码被改成了这样。我们用 preMax 代替了 dp 数组,表示上一个位置的最大值,我们用 maxSum 记录了遍历过程中,出现过的最大值。空间复杂度被优化到了 O(1)。如此,我就展示了怎么从最朴素的穷举,推导出动态规划的过程。
在推理过程中,我们发现,倒序穷举的话,比正序穷举更能复用之前的计算结果。那么,我们现在是缓存了第 i 个元素开始的最大子序和,如果逆向思考一下,我们改为缓存第 i 个元素结束的最大子序和,代码会是什么样子呢?您可以自己写一下试试。